宁夏“蒲公英”科普研学启动 200名学子开启三天科学探索之旅
“双手握好哑铃,准备——转!” 宁夏科技馆辅导员轻轻一推,四年级学生寇伊铭坐在旋转椅上缓缓转动起来,初速度并不快。
“慢慢把胳膊伸展开!”寇伊铭缓缓张开双臂,哑铃远离身体轴心,转速瞬间变慢;在辅导员老师提示下,他再把哑铃收回胸前,椅子明显快了起来。现场学生惊叹:“怪不得花样滑冰运动员收手就加速,打开就减速!”课本里冷冰冰的“角动量守恒”公式,此刻化作孩子们身体可触可感的“魔法”。

研学活动启动现场。
8月21日10时许,2025年“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暨宁夏科技馆“蒲公英”科普研学活动正式启动。来自石嘴山市星海小学、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四站小学、五站小学的200名学生与21名带队教师,将在接下来的3天陆续前往宁夏科技馆、贺兰山岩画、雷锋纪念馆、稻渔空间、银川黄河军事博览园等科普教育基地参加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活动在一部精心剪辑的往期研学活动视频中拉开序幕。视频中,孩子们在贺兰山岩画前探寻千年文明,稻渔空间里感受生态智慧,银川军博园中领悟家国情怀。一幕幕生动的实践场景,不仅展现了科普研学的魅力,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科普研学是连接知识与行动的桥梁,它让青少年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本领,感悟科学精神。”宁夏科技馆副馆长杜颢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现场,宁夏科技馆辅导员带来的科普秀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顶点。以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实验,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趣味横生。孩子们在惊叹与欢笑中,感受到了科学的无限魅力。
随后,孩子们在宁夏科技馆辅导员的引领下,满怀好奇地踏上了探索科技馆奥秘的奇妙旅程。“瞧,这神奇的电磁感应现象,以往在课本里只是抽象难懂的概念,如今却借助馆内各式各样妙趣横生的展品,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电与磁之间那奇妙无比的互动!”大武口区隆湖五站小学四年级的朱佩怡瞪大眼睛,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一边认真地在小本子上记录下那些令她惊叹不已的关键要点。
“此次‘蒲公英’科普研学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是推动优质科普教育资源下沉基层的重要举措,对于缩小城乡科学教育差距、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大武口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安小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