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新闻报道 > 工作动态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即将开赛

2010-07-30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本文被阅读过12607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第二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于2010年8月7日—2010年8月1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科学中心举办。今年大赛的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走近低碳生活”。本届大赛将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军队子女学校共35支代表队,539名学生、200名科技辅导员参加。此外,本届大赛除主办单位针对学生项目、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和优秀科幻画所设的奖外,还有基金会、全国学会、知名高校等设立的20项专项奖。

  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七大亮点:

  亮点一:重新修订大赛章程,明确职责、完善规则

  今年大赛组委会对大赛章程和规则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规则按照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小学生项目与中学生项目分开,小学组的项目不再按照中学组的13类学科,而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领域对参赛项目进行分类申报,并成立单独的小学评审组,聘请科学教育方面的专家着重在科学性和参与过程上对项目进行评审。同时,新规则对科技辅导员板块竞赛内容进行了整合,按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活动方案类三个类别进行评选,在对三个作品类别进行评审的基础上,从所有参赛科技辅导员中评选出“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在考虑参赛作品的基础上,侧重评选全方面素质突出的优秀科技辅导员。

  亮点二:加强组织管理,不断规范赛事

  为进一步规范创新大赛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大赛健康发展,中国科协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管理工作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评审工作、完善制度规定、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宣传教育等五个方面对加强大赛组织管理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亮点三:加强评审工作,确保公平公正

  评审工作是决定竞赛活动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为做好本届大赛评审工作,组委会将先后邀请了200多位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和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和终评,参评专家数量在历届大赛中是最多的。在评审程序上,初评环节首次全面实行专家在线独立评审,终评办法在以往专家会评制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完善,确保评审结果的科学、公正、合理。

  亮点四:紧扣社会热点,突出时代主题

  本届大赛“走近低碳生活”的主题,大赛组委会将组织开展“走近低碳生活”主题体验活动。与此同时大赛期间,广东科学中心将围绕大赛主题组织开展以下几项科普活动:一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低碳主题科普剧、一本低碳主题宣传册、一个低碳主题的院士讲座、一个低碳主题论坛等。据统计,本届大赛入围终评的学生竞赛项目中与“低碳”主题相关的青少年创新成果项目有68个,约占所有项目的20%。

  亮点五:利用现有资源,拓展竞赛内涵

  本届大赛第一次在科技馆内举办,充分共享了科技场馆的资源,充分发挥了科技场馆的优势和展教功能,突出了“走近低碳生活”主题。大赛组委会在广东科学中心现有常设展览中设置了主题参观路线和若干个与低碳有关的参观点(知识点),组织参赛学生参加主题体验活动,并将参加此活动列入大赛重点日程,列入学生竞赛内容,进一步拓展了本届大赛的活动内涵,使之更具科学性与教育性。

  亮点六:加强国际交流,扩大竞赛影响

  本届大赛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丹麦、匈牙利、印度、韩国、卢森堡、挪威、斯洛伐克、瑞典、泰国、日本和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十多名代表受邀参加展示和交流,为历届大赛最多。其中,来自13个国家的24个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展示。泰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科技教育专家和科技教师将和来自全国的200多名教师代表一起参加科技教育论坛,展示当前科技活动和素质教育的成果,交流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方面的优秀经验。

     亮点七:增加竞赛内容,开拓创新领域

  本届创新大赛在继续表彰和奖励优秀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的基础之上,首次增设了“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评选活动内容,旨在发现并表彰在科技优秀人才培育方面经验丰富、成果突出的中、小学校。通过评选,归纳这些学校所饯行的教育规律,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实践中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中、小学科技教育管理、教学活动开展及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帮助,全面提高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水平。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