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星火馆 | 河北农业大学星火馆:寻虫迹 —— 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
为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推动大中小学贯通式科学教育落地实施。9月22日,河北农业大学星火馆--保定市昆虫学科普基地走进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东湖分校,成功举办了以“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为主题的科普活动。

河北农业大学昆虫学范凡教授以《走进昆虫世界》为题,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和趣味视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科普内容,向同学们系统讲解了昆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讲座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围绕“蜜蜂蜇人后为何会死亡”“蝴蝶翅膀的色彩成因”等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现场气氛活跃。同时,通过观看昆虫纪录片片段,学生们直观了解了蚂蚁、甲虫等昆虫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增加了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在实物观察环节,讲授团队向同学们展示了蝴蝶、甲虫、蜜蜂等多种昆虫标本,以及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彩虹锹甲等活体昆虫和节肢动物,供学生近距离观察。志愿者现场指导学生们使用放大镜细致观察蝴蝶翅膀鳞片、甲虫腿部绒毛等微观结构,并耐心解答“独角仙角的作用”“螳螂如何捕食”等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


此外,活动还设有“昆虫与人类”主题实践展区,展出蜂蜜、蚕丝等昆虫产品,并组织学生体验“抽丝剥茧”手工过程。通过亲手操作,学生们不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也深刻认识到昆虫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

本次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实物观察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了课堂教学形式,助力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提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不少学生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自己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大大增加,今后自己将阅读更多相关书籍,进一步探索自然奥秘。
作为“高校星火馆”建设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将持续发挥科普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动优质资源面向中小学开放共享,通过开展更多系列化、互动强的科普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更多科学探索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