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科普专家报告团活动暨2025年第十三期“眼界”讲堂举办
11月17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自治区科协共同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科普专家报告团活动暨2025年第十三期“眼界”讲堂在新疆科协会堂顺利举行。

首场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雒建斌主讲。他以《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新技术》为题,系统梳理了智能制造、纳米与原子级制造、3D打印、超滑技术、生物与仿生制造、超快激光加工、柔性机器人、耐高温材料等前沿技术方向,并结合自身在纳米摩擦与界面科学领域的科研实践,深入解析了这些技术对提升制造精度、降低能耗、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雒建斌院士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必须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第二场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卫涛涛主讲。他以《探微生命奥秘,造福人类健康——新时代的生物物理学》为题,系统介绍了生物物理学作为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范畴与规律,生动讲解了其在揭示生命现象本质、推动医学健康进步方面的重要贡献。
卫涛涛研究员结合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生物物理学技术在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研发、健康促进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展现了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及相关科研团队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取得的系列突破。他还分享了研究所在生物大分子、表观遗传、认知科学等重点实验室的布局与目标,以及通过“春雨计划”等科普项目服务社会、深化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具体实践与成效。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围绕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前沿技术与区域产业融合、科研伦理建设等议题踊跃提问。两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与成长经历,对提问一一作出细致回应,并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勇于跨界融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科研价值与人生理想的统一。
据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科普专家报告团还将深入博州、克州、阿克苏等地开展系列巡回宣讲,内容涵盖制造业新技术、生物物理、心理健康、天文航天等多个前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