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营第一天的阳光太过耀眼,灼灼如灿烂金菊,这也许正注定了这将是不凡的一天。
早晨八点钟,我们徐行在宁静优美的小道上。道路两旁种满梧桐树,粗壮的树干两人合抱尚能勉强圈住,茂盛苍翠的树叶荫蔽着我们,抬头仰望树叶指尖里泄下来的碎汞,美丽如画。
步行约十分钟左右,我们便到达了思源学生活动中心。
开营仪式前,学长为我们播放了记录片《百廿华章》。
黑种奴,红种烬,黄种酣眠。警!警!警!
《百廿华章》纪录片的前言如平地一声惊雷,是我们为之一震,汗颜而动容。片中详细介绍了西安交大的前身,创立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聆听着浑厚的男声娓娓道来,我们尽数沉浸在西交的历史中,感动又自豪。
首先是西交的郑庆华副校长致欢迎词。谈及交大和科学营,郑校长介绍了交大的光明的前景以及蓬勃的发展。郑校长特别提到了中国西部创新港的建设,这将是国际一流的科技研究中心之一。校长深情的期望青少年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能知道什么是挑战,什么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意志和品质。

接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志愿者上台接过旗帜,红幕揭开,烟花闪烁——全国高校科学营西安交通大学分营正式开营!
烈日灼灼,何惧?近三百位同学,迎着光,朝着前方,奋力喊出"我的梦,青春梦,中国梦!"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聆听管晓宏院士的讲座。管教授年过七十,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管晓宏院士在报告中讲道,信息的获取到信息的处理计算到交换到控制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研究对象从控制器件到材料,从微观到宏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管院士还用两个“大狗”机器人的视频给营员们做了直观的展示,称网络的趋势是人工智能社会将深刻改变世界。传统控制系统逐渐转变成为信息化等。教授深情地期望我们能够投身于科技发展的洪流中。国家的事业在于人才,少年们应当立鸿鹄之志,力争成为国家的栋梁!

下午,经过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容光焕发。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西迁纪念馆。
在展览台上,我发现了一张从上海通往西安的车票。这一趟专列,承载国家对西安的殷切希望;一张车票,代表人才对西安的美好期待!1956年,正值社会主义建设重要时期,交通大学的师生响应国务院号召,不畏艰难险阻,来到了‘偏远荒凉’的大西北,投身于建设教育事业的革命中。这伟大的举动是西安交大师生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体现!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西迁精神,愿西迁精神弦歌不辍,长留每人心中!
最后,我们进入了闻名遐迩的钱学森图书馆。看到大师的人生如幻灯片一般快速展开,从幼时启蒙到入学西交,再到留学美国,大师时刻秉承着一颗方正之心,一份谦逊胸怀,满腔爱国热情!这一次,我们跳出了教科书的限制,真正走近了大师的生命历程,受益匪浅。
晚餐后,我们聆听老师的历史讲座。老师温婉的声音徐徐入耳,我了解了国际上大学的历史、排名,为以后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参考。

夜幕降临,正式开营第一天就这样完美结束了,我们收获了知识,也分享了感动,愿之后的每一天都能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