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经验分享 > 经验分享 > 全国公众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2017年ISEF参赛学生总结

施泽威,北京市第四中学

2017-12-18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本文被阅读过3328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施泽威(北京市第四中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四等奖)

  教育有时候是无法被复制的,我们总是喜欢听一些经验分享。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那些名人的经历靠在一起,寻找一种虚无的安全感。所以如果有一天,假设我成了亿万富翁。有人采访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大概一定要回答真相是命运,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里包含了太多的要素,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看见或不可见的影响着人生的轨迹,就像《平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一样。如果想归纳总结,只能说成命运,但这又不是别人所爱听的。因为命运论永远是悲观主义者向命运低头的借口,可是反抗命运很多时候也是多半接受命运的本质。所以你既在接受他,也在反抗他,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我们永远是这般奇怪,陷入极端中无法自拔,走入分歧的岔路口,陷入自己思维的矛盾,当我们笑着接纳矛盾的时候,其实这只是一种表现的归纳方法,在根源上我们还是否认了这一种矛盾的本质。所以我们既在接受他也在反抗他,既在承认他也在否定他。

  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种激励。我们国内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水平是很高的,在赛制上和ISEF上极其的相似,我们有大量的专业选手、评委,完备的赛程,很好的场馆,当然我们也很舍得花钱,但是唯独有一点我们做得不够,就是激励和热情。激励和热情不是口号,它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和内涵。当我坐在ISEF的开幕式上的时候,看着热情洋溢的学生欢呼雀跃,他们从座位上跳起来,疯狂的挥舞着自己的国旗。当音乐播到IMAGINE DRANGER的《Believer》的时候全场几千学生大合唱,我看到后排坐着的黑人和印度裔小伙的眼睛里都闪着璀璨的宝石一般的光芒。我感觉到声音进入我的身体,在内部回荡上升,感动的我的眼泪都快流了出来。ISEF的主持人在台下来回穿梭,和后面聚集的学生一起狂欢。当76个国家的学生都带着自己的国旗走上舞台,完成shout out,全场都快要沸腾了(这样的场面我只在瑞典的tomorrow land电音节上见过),每一个人的热情都被激发出来,这不只是一种狂欢态度。更是一种自豪和骄傲,对自己,自己所做的事业,自己的祖国,以及人类的远大前程。当我们在谈论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想起的是这些,不应该是升学,奖或者钱。在国内我们喜欢把这些和功利挂在一起,很多人从小灌输,拿奖加分,拿奖保送的概念,这种激情又从何而来呢?我们把科学和升学挂钩在一起,因为我们重视科学人才的培养,但是正是这样低成本的复制的教育,伤害了我们自己的学生。如果有一天99%的学生做科学研究或者是发明的原因是因为很酷!因为我为他们而自豪!那我想中国便有了新的希望。

  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教育。在美国ISEF和朝圣一样,它对大学申请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它不是一个量化的东西,一切最后还是要取决于学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筛选机制也反过来保证了进ISEF的选手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事业和鲜明的个性。但是在国内,我们高考,竞赛加分,都是想挤破头皮进一个好大学,我们认为这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甚至眼光没有再考虑过之后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多少国内的天才少年少女最终变的平庸的原因,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复制,满足一个肤浅的统计数字,如果想真正培养出一个国内的大师,教育者就要充分的激发他的潜能,这取决于环境,也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价值观。中国学生,说实话是我见过的最有潜力的学生,我们能吃苦,悟性好,学习能力快,听话。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我们的理科基础教育绝对可以甩别的国家好几条街,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基础的,但是我们打下了摩天大厦的底子却很茫然,最后随波逐流的在上面盖了茅草屋。这事无奈的现状,因为社会意识形态,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因为社会的竞争压力。但是我想这一天迟早是要来的,我们迟早是会改变的,一个名族的伟人象征着人民意识的觉醒,人民意识的觉醒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所有人才都是为了这一天而做准备。

  而国内的科技教育绝对适合成为培养人才的先锋阵地。但是第一步我们需要改变,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不应该是高考的加分这样的平均提升,应该是加重自主招生的分量,因为自主招生更多看的是学生的为人,这样为学生们开一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光明的道路。更多的我们需要热情和激情,我们需要向年轻人展示科学和创新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他是我们名族的脊梁骨。但是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总喜欢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加一些义正严辞的领导发言,我们总喜欢在颁奖典礼上加很多无关紧要的歌舞表演,北京的创新大赛我们总是喜欢跳创新大赛主题曲的歌舞,但是他真的不好听,舞蹈中所谓的活力也只是对当代年轻热情的想象。我很多同学都和我吐槽开幕式和闭幕式太无聊了,甚至我很气愤的听过一些同学只想比赛拿成绩的想法。包括我曾经在2017年的创新大赛上承担一个朗诵的工作,我来到这里因为我对创新大赛有五年的情感,他们平淡又真实,我想激励别人。但是当主持人只给我安排200字的稿子,配上煽情的音乐,要求我们用朗读腔感动别人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兴致了,因为它们既不平淡也不真实。比较于ISEF我所描述的开幕式,我认为核心问题是当代的中国青年没有自己的娱乐文化,我们追星,嘻哈,都是从韩国美国学过来的。没有一首歌在国内一播出来全场都激动的大合唱,况且我们在自己的比赛中播别的国家的歌曲也挺掉面子的。但是我觉得新一代青年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大赛,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勇于革新和改变,创新大赛办了30多届,三十年前和现在已经截然不同了,我们不应该停止改变的步伐,我们应该在这个平台上多引入时代新元素,和快速发展的科技接轨,感受年轻一代活力的本质。

  只有激励青年才能救中国。

(作者:施泽威,北京市第四中学)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