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3《自然-方法学》本文被阅读过4514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新建立的一种可对基因进行时间和数量控制的诱导表达实验系统,可作为精确的操纵工具,在有关基因表达梯度如何影响胚胎发育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因数量的重要意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在像肢体生长和体态形成等发育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们需要多个基因进行精密的配合才能最终完成。很多这类基因的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在一定胚胎区的细胞中,基因活动处于高峰,接着在周围的细胞中基因活动就会逐步降低,mRNA和蛋白也慢慢向外部混合起来。在一定的梯度效应中,虽然某一细胞所处的位置通常与该细胞对梯度因子的反应程度有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在幼虫果蝇中,与翅膀形成有关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和成形素DPP发生一定的关联,但是,尽管DPP的含量具有一个明显的梯度变化,在翅膀整个形成过程中细胞生长仍然始终进行着,似乎不受DDP含量变化的任何影响。
一直到现在,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没有一个真正获得了支持。” Rutgers大学的 Kenneth Irvine分析说:“在这个领域有个从不被说破的秘密,人们都说DPP模式影响生长,但我们却掩盖了这样的事实:我们并不真正知道其中的运行规律。”为了揭开这个谜团,Irvine和他的研究生Dragana Ragulja设计出了一种基因控制系统,他们利用它能够对DPP反应精确定时和程度控制,而这种调控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们利用一种上调激活成分,获得了促进DPP受体转入激活形式的转基因。由另一转基因表达的雌激素受体区域上融合有一种反式激活因子,该上调激活成分会对这一反式激活因子的束缚与否发生作用。在雌激素类似物RU486存在的情况下,激活受体会快速产生,对DPP的激活作用产生刺激作用。Irvine认为,时间效应在发育研究中极端重要,“大多数信号过程具有某种反馈作用,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反应程度就会趋缓。”同时,从技术上讲,考虑到这些基因实验所完成的方式,人们关心的仍然是长期反应,当然这里的“长期”是指反应途径启动后要等待两天的样子。在另一方面,该实验系统具有快速和数量依赖型的基因激活效应,从而大大降低研究的时间跨度。在对果蝇的研究中,Irvine和Ragulja能够操纵DPP的反应梯度,并且很快观察到翅膀不同区域中细胞生长所受到的影响。研究数据显示,细胞生长的必要因素并非DPP的浓度大小,而是梯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同时在发生生长区域的周围细胞会显示出DPP活动具有明显的变化。
Irvine的研究小组现在正试图把这一系统应用到其它的剃度依赖型分子,但Irvine补充说,其他的研究小组也有相当的兴趣利用这一系统,以便对各自感兴趣的基因建立起同样灵敏的调控能力。“将这一调控时间的特征增加到其它不同的实验系统中就非常有意思,”他说:“同时,实现起来非常简单。”
注:夏雨译自2006年1月号的《自然-方法学》,版权为英国NPG出版集团所有。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methods
(作者:Michael Eisenstein)
- 文章主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