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文章 > 文章 > 全国公众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青少年创新大赛:展示创意和实践能力

2010-08-11信息中心 广东省科协本文被阅读过5098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层次最高的青少年创新赛事,第二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创新成果代表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进展,是反映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水平的重要标志。走进广东科学中心的各个展区,参赛选手们都在积极主动向观众解说各自的作品和创新项目,仔细聆听他们的解说,观摩现场演示,你会惊讶于他们的奇思妙想,会被他们的热情讲解所打动,也会心生疑问,这些创造性的想法,到底来自何处?

  创意来自生活

  在创新大赛的现场,你会看到很多创意发明都是源自于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用我们创意让生活更美好”是他们的共同期待。

  “我们的项目主要是净化教室等公共场所内空气而设计,整个装置由主机、副机和控制箱三部分构成,采取水、醋酸、碳纤维三层过滤手段,充分达到杀菌、消毒、过滤、清新、净化、调节空气湿度的综合效果……”听到这样专业的讲解,再望着眼前这个复杂的演示设备,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些想法和实验都是出自几位高中生。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的赵育钏介绍说:“我们内蒙古气候干燥,春秋季风沙很大,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我们就想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让大家有一个清新、湿润、舒适的学习环境。”

  大赛现场的“西瓜渣籽汁分离一体机”、“万能开锁器”等,创意想法都源自生活,试图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创新基于实践

  有了创意,好的解决方案往往来自于调查、观察和实践探索,经过这个过程,孩子们的很多想法变成了创新成果。

  “我们学校有一次组织到农村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水库库容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整体形象破烂,但没有很好的方法定期监测这些小水库的情况”所以我们三个同学就琢磨着设计一套装置能够实现对水库灾害和情况的自动检测和处理,如今我们的设备已经更新了三次,已经经过多次试验。”来自湖南常德一中的唐卓睿等同学设计的装置,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展台前摆出的一二三代机设备,还有现场的积极演示,这种务实探索的态度让人们印象深刻。

  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两年,为了把一个创意变成可演示、可讲解,可实验的展品,参赛选手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践。

  行动彰显责任

  我们的创新不仅要解决身边的问题,还要解决大家的问题。

  “汶川地震刚刚发生时,由于道路受阻,地形复杂导致大批伤员运不出来,大批物资运不出去,让所有人无不心急如焚。难道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以快捷便利著称的直升飞机在大于5度的坡地和复杂地情况面前就无技可施?一个大胆的创意在我脑海中产生了。” 人大附中李子赫同学的展台前的直升飞机模型赚足了眼球。

  让人惊讶的不仅仅是创意本身,还有摆满一桌子的各类检验报道和认证,李子赫同学已经把这一想法变成了实验模型,而且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还写出了一篇论文。

  这些创新的想法,让大家感受到这些青少年不仅有关注社会问题的责任感,更有投入实践的行动力。

  项目聚焦低碳

  “全球性能源危机已成为各国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我们设计的聚风发电系统可以提高风能的转化效率,让更多人用上清洁能源。”山东寿光一中的武静怡等同学的发明仅是众多低碳创意展品中的冰山一角。

  “低碳”是当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本届大赛的亮点之一,大赛组委会组织开展了“走近低碳生活”主题体验活动,而且组委会专门设计了一条体验参观路线,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要沿着这条路线,亲身感受生活中的低碳。与此同时,大赛还将在广东科学中心组织开展一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低碳主题科普剧,一本低碳主题宣传册,一个低碳主题的院士讲座,一个低碳主题论坛等科普活动。

  从学生参赛项目来看,很多项目符合“走近低碳生活”的内容,项目研究方向紧贴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时代主题。据统计,本届大赛入围终评的学生竞赛项目中与“低碳”主题相关的青少年创新成果项目有68个,约占所有项目的20%。

  复杂不等于创新

  相信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什么是“双金属氧化物吸附分离富营养水体中氨基酸”。

  复杂不等于创新。有很多项目记者听了两遍都没听懂,各种专业名词和化学公式堆积在一起的讲解和展示,让人们第一感觉会怀疑这些项目到底是不是中学生的想法。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会想起做这么复杂的实验,谁来提供这些设备和实验环境?原来很多中学和当地的大学有深度的交流合作,有些学校甚至将中学生直接送到大学实验室接受大学教授的指导。这也难怪中学生能够有这么多“高深”的想法,做这些“高水平”的实验。

  “创新大赛贵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辅导员和家长在帮助孩子们选择课题时,应该着眼于现实问题,着眼于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搞的太空太大。” 正如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王乃彦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创新当量力而行。

  耕耘处已现花香鸟语,腾飞时何惧山高水长。 青少年们展现出来的创新创意、创造发明令人欣喜,希望这些青少年的创新的热情能够带到随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真正能够创造价值,服务社会。

(作者:陈增光 房瑞标 张炜哲 黄淑曼)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