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习习,绿树成荫。7月19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科学营的营员们分批来到位于大连理工大学校内的情人路。这里热闹非凡,这里欢笑声不断,这里有志愿者细致的讲解,这里有营员们跃跃欲试的身影。这里就是“少年创客嘉年华——物理庇荫”的活动现场。
“物理庇荫”共分为三个板块——“旋转吧,小陀螺”、“看不见的牛顿”、“水果之声”。在熟悉了比赛的规则后,营员们首先来到“旋转吧,小陀螺”活动区。志愿者拿着一个小型的轮子,认真地向营员们介绍旋转的原理并向营员们演示,“这个涉及到角动量守恒方面的知识,这个轮子受到的合外力对轮轴的力矩始终为零,如果单纯地拿着车轮的轴会比较困难,如果旋转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介绍完原理后,比赛正式开始。比赛共分两轮:第一轮将陀螺仪成功放置在绳子上且用时更短组获胜,第二轮比较两组陀螺坚持的时间,时间更长者获胜。
接下来是“看不见的牛顿”板块,营员们在规定距离外发射空气炮,空气炮前方摆放着由10个纸杯罗列成的“塔”,每组三次机会打向纸杯,累积击倒较多纸杯组获胜。“空气是有压力的,同时空气能做功,气球之所以会膨胀,是因为气球内部的压力大于外部,当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大于气球的容量时,气球就会爆炸。此时气球内部气体的机械能便转化为气体的声能和内能。”志愿者讲解道。空气炮装置就是将无形化为有形,让营员们亲眼看到、切身体会到这种能量的变化,感受科学的奥妙。营员们跃跃欲试,纷纷加入到比赛中,周围聚集了大批观战的营员,为参赛队员呐喊助威。
“水果之声”作为最后一个体验板块,同样吸引了大批营员。装置将电线同笔记本电脑和水相连,经过一番设置,演奏者左手触摸一个铁片,右手将铁丝放入不同的水杯中,和人体构成回路,这样就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志愿者用装置演奏出一首《泡沫》,将整个的体验活动推向了高潮。营员们也十分感兴趣,向志愿者请教原理和方法,尝试着演奏。
活动结束后,安炳金同学谈起了自己的感受,“物理庇荫这个板块很有趣,让我们了解了物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好多是我们现在学不到的,而且参加这几个活动也让我们更加团结。”来自锦州中学的他用空气炮击倒了所有的纸杯,问起诀窍,“我利用风向,变换了拍击的角度,我想这是成功的原因。”
作为“少年创客嘉年华”的一个板块,“物理庇荫”旨在培养营员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营员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将知识与游戏结合,使营员们玩有所得,学有所获。